动态新闻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齐涛副所长来我校讲学

    来源: 时间:2015年10月16日 作者: 点击:

    录入时间:2015-10-26

    2015年10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齐涛副所长在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会议室做了题为《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与绿色过程进展》的学术讲座。化工与制药学院部分骨干教师和研究生代表近100名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化工与制药学院副院长田琦峰主持。

    齐涛研究员结合课题组在多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及清洁生产工艺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科学成果,分别介绍了湿法冶金的优势与应用、湿法冶金技术分类及典型实例、过程所湿法冶金技术进展和科研模式转变与团队建设思考,特别是详细介绍了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技术、红土镍矿综合利用新技术、钛白清洁生产新技术、铬盐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氧氯化锆清洁生产新技术开发思路,吸引了全体与会者的注意力,开阔了与会者的科研视野,提高了与会者的科研兴趣。齐涛研究员所作的学术报告生动精彩,内容丰富,赢得了在场广大师生的阵阵掌声,让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报告会结束后,齐涛研究员还与现场教师及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座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耐心的解答,鼓励大家专心做好科研,努力提高自已的科研素质。

    齐涛研究员简介:

    齐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有关人才计划”人选,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863主题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副所长,兼任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1989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5-1999年在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现过程工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后留所工作,1999-2002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四国中心工作,2002年回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湿法冶金清洁生产及绿色化学化工新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放大研究,提出了熔盐反应-介质再生循环的技术体系,在两性金属铬/钛/钒/锆等资源的高效转化、多金属清洁分离、介质再生循环、过程工程放大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开展了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红土镍矿综合利用、钛白清洁生产、铬盐清洁生产、氧氯化锆清洁生产等新技术研发与工程放大工作,与合作企业共同建成了千吨级钛白清洁生产、万吨级铬盐清洁生产、万吨级红土镍矿提取铬铝等示范工程,氧氯化锆低酸转型和一次结晶等新技术应用于2万吨工业生产线。与中国化工、攀钢集团、中信锦州金属、中国镍业等大型企业长期合作。主持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及其他省部级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186篇,其中SCI收录98篇。申请发明专利78项,其中授权的国际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24项。培养研究生22名(其中博士生13名)、博士后2名。荣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3名),19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9名),2003年中科院-拜耳启动基金奖。